搜尋此網誌

2013年5月3日

Gladiator/神鬼戰士

Gladiator/神鬼戰士

Music by Hans Zimmer and Lisa Gerrard

20000 Decca Records






  <神鬼戰士>讓羅馬史詩電影重返好萊塢,而電影與配樂風格都換了風貌,導演雷利史考特在電影音樂的選擇上,向來不特意拘泥故事的時代背景,如<1492>中范吉利斯的音樂就和哥倫布時代幾乎完全扯不上關係,<神鬼戰士>也是一樣的情形,當你發現出任配樂的是以現代電子動作音樂見長的Hans Zimmer,和一向活躍於哥德式搖滾音樂界的Lisa Gerrard,你就可以很確定,<神鬼戰士>的電影配樂將有另外一番景象,不會是當年Miklos Rozsa,Dimitri Tiomkin,Alex North等前輩大師手上的風采.

  Lisa Gerrard對這部作品的影響與Ofra Haza在<埃及王子>中僅是獻聲演出的情形有所不同,不只是潤色與聲援Hans Zimmer,這部作品其實是Hans Zimmer與Lisa Gerrard共同的成就,Lisa Gerrard在配樂中不僅譜寫,製作,演唱若干曲目,對配樂的風格也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一些沈靜,深幽,古老,且富有民族風味的段落上,很明顯是Lisa Gerrard一貫的曲風,而不是過去Hans Zimmer給人的印象,部份樂章即使是由Hans Zimmer譜寫,風格上也深受Lisa Gerrard的感染,Hans Zimmer雖然在過去的<紅色警戒>中亦有較為深沈的表現,但和<神鬼戰士>這番古老,黑暗,甚至幽冥的氣息還是略有差異,以這類作品來說,它們不像典型的Hans Zimmer,但是標準的Lisa Gerrard,同時Lisa Gerrard在這部作品中,不論是作曲或演唱的效果,都不像她去年入圍金球獎最佳原著配樂的<驚爆內幕-The Insider>那般冷調陰暗,較富有娛樂性,這一點或許是應電影需求,以及與Hans Zimmer的樂風互相協調整合後,所形成的轉變與平衡,而也由於Lisa Gerrard的加入,這部一般會被當成Zimmer配樂的作品,多了一份不同於以往Zimmer作風的幽暗深沈與古老悠遠.

  Hans Zimmer本身的音樂語言,相較於以往並沒有太多轉變,人聲吟唱的使用手法和<埃及王子>,<戰略殺手>雷同,效果上能有別於<埃及王子>,是基於Ofra Haza和Lisa Garrard截然不同的音色和氣質,人聲合唱的效果是<赤色風暴>的翻版,抒情管絃是<金色豪門>,<紅色警戒>的延伸,動作音樂則一如<戰略殺手>,在管絃器樂編制上大幅加碼推砌,把聲勢推到顛峰與飽合,不過比較讓人興奮的,是Hans Zimmer在這種龐大器樂編制的運用上,擺脫了<戰略殺手>中大而無當的空洞感,當中兩場大型戰爭場面的配樂,The Battle與Barbarian Horde,驗證了Hans Zimmer在器樂運用上有所成長.

  這兩段音樂都有十分鐘左右的長度,兩者內容相似,但是這組戰爭樂章,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Hans Zimmer超過十分鐘以上的動作音樂作品中,唯一不會讓我感到疲勞轟炸與不耐煩的,是娛樂性很高的作品,感覺上這個戰鬥樂章脫胎自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中的”火星”,而火星之名Mars,正是以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戰神之名命名,Hans Zimmer在一部羅馬戰士電影中援引這首古典作品頗具寓意,而且其實Hans Zimmer只算是延用了”火星”的和絃和若干神韻,並非照單全收,在動作樂章的絃律氣質和氣氛營造上,仍有Hans Zimmer典型的俠情風格與強勁的爆發力,因此可以說,Hans Zimmer的戰爭描寫固然脫胎自古典音樂,但又能保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並且有效發揮各種具現代感的音樂語言,稱得上是在古中求新的佳作,雖說有時在管絃力道的驅策上還是略嫌蠻力過多,但己經算是成功的擺脫了近年來,其罐頭電子動作音樂的刻板印象,證明Hans Zimmer在動作音樂上有很大的突破空間,而這組戰爭音樂作品相較於幾位前輩筆下的古代戰場,在氣勢上絕對不遑多讓.

  這部配樂的主題旋律,其實也”埋藏”在上述兩段戰爭音樂中(The Battle的開場和Barbarian Horde的結尾),不過坦白說,這個主題很不搶眼,我會說這段樂章是主題旋律的原因很簡單,並不是因為它有作為主題的份量和氣勢,而是因為它的樣子聽起來就像<赤色風暴>或<絕地任務>中的主題旋律,不過要單調很多,尤其是在這兩軌作風強悍熱烈的戰爭音樂中,更是了無新意,這點其實也頗為令我意外,通常Zimmer的作品都有很搶眼的主題旋律,<神鬼戰士>的主題旋律既無特色也無份量,是少見的例外.

  在抒情性的描寫上,Hans Zimmer大致維持了不錯的旋律性,但抒情主題本身也並不是太搶眼,The Earth是這個主題一段不錯的獨立演出,但我個人覺得這個主題還是由Lisa Gerrard潤色後會比較動人,如The Battle結尾時,由Lisa Gerrard吟唱這段主題樂章,並以細膩的絃樂加以烘托,優美的感覺幾乎像是出自Ennio Morricone的手筆,結尾的Now We Are Free,Lisa Gerrard由幽遠深邃的吟唱,轉換到明亮喜悅的神采,也是相當迷人的演出,至於我覺得真正最出色的一段寫情配樂,反而和抒情主題無關,也就是Patricide這段作品,雖然這當中沒有主題旋律,但絃樂的編寫和當中的情緒卻相當動人,Hans Zimmer用絃樂語言抒發出角色的內心世界,描寫的心理層次很深刻,情緒張力極高,表現水準不在精於此道的John Williams,Georges Delerue,Basil Poledouris等人之下,也讓人對Hans Zimmer在管絃語言上的成長眼睛一亮,是我個人覺得Hans Zimmer在這部作品中,除了戰爭動作場面外,最為動人的一段演出.其他如The Might of Rome,Slaves To Rome中也有感覺頗炫的音樂,但篇幅比較短,有些可惜.

  整體來說,這張作品結合了幽暗深邃的Lisa Gerrard,與兼具爆發力與深刻寫情實力的Hans Zimmer,兩者雖然風格互異,但形成出色的互補,同時也豐富了彼此的音色和音樂效果,是一次相得益張,令人激賞的合作,而整張原聲帶的製作編輯尤其精彩,是一張錄音品質精緻,而且欣賞效果高,娛樂性十足的電影原聲帶,每一首曲子彼此之間並沒有打斷,採連續錄音的型式,這種連續錄音的編輯,向來是Hans Zimmer原聲帶的特色,但這幾乎是第一次讓我覺得,這樣的編排適當而優美,因為這當中沒有內容空洞,又冗長到造成負擔的超長組曲,曲目的篇幅適當,內容紮實,整體的順序安排形成流暢的起承轉合與豐富的情緒變換,因此我個人覺得聽這張原聲帶最好的方法,的確就是按唱片順序,毫不間斷的從頭聽到尾.雖然平心而論,60年代的羅馬史詩電影音樂,在內容上其實要比<神鬼戰士>豐富絢爛,宏偉壯麗的多,但<神鬼戰士>仍不失為一部另闢新局,而且製作水準一流的配樂作品.

****

By Loyalwise Ye 2000/5/23


收錄曲目:

01. Progeny
02. The Wheat
03. The Battle
04. Earth
05. Sorrow
06. To Zucchabar
07. Patricide
08. The Emperor Is Dead
09. The Might Of Rome
10. Strength And Honor
11. Reunion
12. Slaves To Rome
13. Barbarian Horde
14. Am I Not Merciful?
15. Elysium
16. Honor Him
17. Now We Are Fr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