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11月26日

Interstellar/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星際效應

Music by Hans Zimmer

2014 WaterTower Music







  洛伊高中時是數理資優班裏數理最差的學生,這不完全是我的錯,好歹我也是教育部千挑萬選,一再測試才保送入學的,回想那個過程我是真的都不明白自己被測到了什麼,從我日後的表現來看那些測試本身可能就有很大的問題。總之高中在上物理或數學課時,我多半都只在想什麼時候可以下課,對於電影或小說裏出現的物理或數學理論,我多半用偏向哲學或邏輯的觀點來思考,但考試時老師都不會這樣考。我所認識的量子物理,特別是量子化的時空觀點,大多來自科幻電影或小說,我不太確定它們對或不對,也不求甚解它們對或錯到什麼程度,但至少可以讓我思考另一種解釋世界與宇宙的方法。

  美國的電影或電視影集,在過去十年對量子時空其實已經廣泛運用,到處可見平行或多重時空的情節,而時間線還算是比較容易想像的概念,進一步把時間量子化,形成沒有過去與未來,只有無限分裂,隨機碰撞的當下,相對更加顛覆我們平時對世界的認知與感受,但在美國的電影與電視影集中,似乎並不擔心桃戰觀眾。

  比如在<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裏,吸毒者後代,變異成為預視者的Agatha,看到的事物可以稱之為”預測未來”嗎?記得這是多年前我寫那篇文章時曾經在留言版討論過的話題,我覺得她看到的是某個時空粒子確實發生的事,但同一事件的時空粒子無限分裂,無法確定何者能夠產生連續性,所以Agatha在Sean的房裏可以感受到失踪多年的Sean,回到親人身邊長大成人的時空片段,各種發展的片段在量子時空裏無時序的並存,無所謂未來,無所謂因果,自然也無所謂預測。用藥物影響腦力到可以體驗時空真相的劇情繼續發展,<藥命效應-Limitedless>裏的毒蟲主角雖然因為時空跳接常常恍神,但他比較關心撈錢而不是宇宙,可能是腦部開發得還不夠,到了百分之百開發的<露西-Lucy>,就像<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裏的鮑曼,脫離人類軀殼進化成新的生命型式星之子(Star Child),可以在所謂的過去未來自由來去,甚至成為人類文明的指引。這些故事裏,人類的腦力,或者是靈魂的進化是時空體驗的關鍵,催化的媒介有所不同,可能是藥物,未知文明,或者在<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裏,是某種原以為在重建死前記憶的腦波技術,結果主角不是在搜索記憶,而是在不同的時空粒子間尋找出路。無限分裂的量子時空,如果排列違反人類的邏輯認知,或者失去連續性,人類會面對什麼,所謂無限又是何去何從,電視影集<Lost>在故弄玄虛數年之後,以一個去向難測的時空粒子做為結局,相當大膽,但也不少人以為它只是編不出來,草草收場了。

  雖然我以為量子時空觀在過去幾年的電影電視中己經一再出現,但<星際效應>似乎是引起最多注意的,它也是把這些觀點具象描寫得最仔細的,畫面概念並不新奇但很講究。它和<露西>有同樣的撥弦畫面,也許是弦理論的視覺化,不過這個理論我從來沒真的看懂過。<星際效應>讓我們”看”到了三度空間化,立體方塊般的時空粒子,而<露西>的時空穿越,則表達得像在玩平板電腦,有趣的是那場戲不是發生在台北,而是刻意選在名為Time Square的紐約時代廣場。而說到似曾相識的時空立方粒子,大家不妨回頭看看<啟動原始碼>的電影海報長什麼樣子。

  <星際效應>雖說以<2001太空漫遊>為師,但<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對大哉問只願意會,不願言傳的電影,<星際效應>卻努力要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它的詳盡解說對我來說有點冗長囉嗦,等老師下課的感覺又油然而生,而且言多必失,最後結論一切都是人類所為,我覺得很多餘,因為看不出來何以見得,若是如此格局反而狹隘。但這些感受也許是洛伊不受教的個性使然,而且,以一個只是寫個原聲帶的看法前言就要寫這麼多的作者來說,批評人家的作品囉嗦冗長很欠缺說服力。正向思考來看,如果大家因為<星際效應>,開始使用同樣的標準來看待這類電影,也許<星際效應>的評價不算被高估,而發現其他的作品是如何的被低估,也會滿有收獲的。

  拿開理論科學不談,<星際效應>的情節是很多科幻電影的綜合體,有<世界末日-Armageddon>裏,為拯救世界而犠牲親情的父女情深,有<接觸未來-Contact>裏追隨父親腳步探索宇宙的父女情結,太空旅行總是像<2001太空漫遊>或<異形-Alien>那樣遇上陰謀與背叛,而成全大我犧牲小我的標準由誰來決定,時空旅者要如何承受不屬於人類時間觀的世事變遷,這些情節不是新的,但導演是個會說故事的人,所以在看這個故事時,並不會強烈的覺得在看老梗,而且情感鋪陳頗具張力。

  所謂感情與決擇的概念在導演所使用的時空觀點中原則上是不存在的,在量子時空的概念下,只有規則沒有選擇,你只能經驗物理規則的發生,無法決定或改變什麼,該有的自然就會有,努力或不努力並沒有差別,這種科學中的規則,從神學角度來看會有其他的稱謂,但無論科學或神學,事件如何發生都不取決於人,<露西>與<2001太空漫遊>的鮑曼,在越接近宇宙真相時,就越不會再像人類這樣理解,或者是,用有限的感官與感情曲解世界。當然,如果戲這樣演就沒人看得下去了,或者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導演試圖在加上時間象限的四度空間下,再加上感情,也就是愛的象限,告訴大家愛對宇宙是有影響力的,並不是人類以有限認知來解釋時空排列的錯覺,於是,<星際效應>引用了一個看似炫目冰冷的理論,但電影本質還是回歸溫暖人間,而Hans Zimmer的配樂,同樣著墨感情人性多過科技奇幻。

  Hans Zimmer的極微樂風,雖是他的基本風格,但在一部量子觀點的科幻電影中,感覺相當切題,他用小型樂句牽張情感,堆積能量,雖是電子與器樂混搭,但有個音色特別顯眼,就是管風琴,它能讓單音膨脹出寬廣厚實且帶餘韻的音質,也能連續交疊彈奏成綿長氣勢,這個音色的使用感覺來自<2001太空漫遊>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曲,效果很出色,我從前對管風琴有種古老,宗教的刻板印象,<星際效應>這類時空題材,雖難免觸及宗教神域的聯想,但我倒不特別覺得Hans Zimmer有意強調這種意象,而他讓這種音色聽起來很有現代感。這張原聲帶的曲目長短適中,內容感覺比電影還簡單扼要,三個主要旋律在前三段曲目即依序登場。

  Dreaming of the Crash是一個帶有使命感的主題,它比Hans Zimmer早期的悲壯樂風來的簡單含蓄,但也比較恢宏大器,使命感的呈現帶有崇高氣質,卻又不失情感的柔軟,是個很好的主題,Hans Zimmer在音樂表達上,一再反覆同一樂句,將音樂的量能隨著情緒昇高而不斷累積,在電影中聽有時覺得音量過大,甚至壓過電影本身足以提供的情感,如此混音通常會取決導演而非音樂家,如果在電影外不想這樣聽,調小聲點好像也就行了,但其實不然,以這個主題來說,它在電影裏音量最強勢的時刻,音樂本身的編曲和音色通常也都最為飽和,比如Stay的後段,不過這種飽和只像塞滿了聲音,結構趣味並不高,除了很大聲也沒有組織出別緻的聲音感受,我並不特別欣賞,總覺得收斂一些反而更好,其實好的音樂並不需要用過度音量來震撼人心。

  Cornfield Chase這個主題小巧而窩心,是一個親情的象徵,在這個曲目中,鋼琴與管絃語法有點像James Horner與Philip Glass的混合體。鋼琴是配樂中一個滿重要的抒情音色,相對管絃表現有時過火,鋼琴獨奏在抒情表達上內斂許多,感覺反而比較精緻。Dust則是我個人最欣賞的主題,它的每次出現我都很喜歡,尤其是I'm Going Home,它的音色以絃樂為主,編曲清簡明淨,恰到好處,詮釋太空的神祕奇異,手法高雅細膩,深邃優美,與Alex North處理<2001太空漫遊>的風采不遑多讓,對我來說是這部配樂水準最高的作品。

  Hans Zimmer處理黑暗緊張情境的手法,帶有Ennio Morricone的氣質,反覆計時器或脈動般的固定節奏,一步步將情緒氣氛繃緊,絃樂表現如 A Place Among the Stars,居然還有幾分Bernard Herrmann的神韻。Hans Zimmer也使用了一些實驗氣質的聲音,特別是人聲合唱,質感與他慣用的方式不同,比如Mountains,頗有<2001太空漫遊>或<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中,以類人聲來表現奇異文明的企圖,不過篇幅有限,複雜度與精緻度只能算是點到為止。

  整體來說,這是一張很容易接受的電影原聲帶,或許有些玩聲音玩過頭的情形,但認真說來也不是真的很多,何況這種表現也是有喜好者的,而對我來說比較吸引人的,是當中在描寫人性情感與宇宙奇異時,比較精緻優雅的部份。

****

By Loyalwise Ye 2014/11/26


收錄曲目:

01. Dreaming of the Crash
02. Cornfield Chase
03. Dust
04. Day One
05. Stay
06. Message from Home
07. The Wormhole
08. Mountains
09. Afraid of Time
10. A Place Among the Stars
11. Running Out
12. I'm Going Home
13. Coward
14. Detach
15. S.T.A.Y.
16. Where We're Going

14 則留言:

  1. 唉,這張我還未入手
    它發行了三個版本:第一個是CD和數碼版相同的一般版;第二個是數碼版的加長版;第三個是收錄內容最多的雙CD版。
    對我來說當然是買收錄最多內容的版本。可惜雙CD版因為內含電池的關係,目前不開放海外訂購,所以唯有苦等

    回覆刪除
  2. 很喜歡Mountains這首鋪陳巨浪欲來的方式,雖然不少旋律來自前面的曲子。

    回覆刪除
  3. 那你也滿適合聽moricone的the thing

    回覆刪除
  4. ManofDestiny 已針對您的文章「Interstellar/星際效應」留下新意見:

    這部配樂最近在派拉蒙的FYC網站上被放出來了,而且還要是sessions式的完整版
    不過實際上劇中最後兩段音樂是沒有被放上去的。所幸加上trailer music,三曲均可以在加長版原聲帶中找到
    而且另一個嚴重問題是fyc版第33曲有錯誤,出現嚴重的雜音

    話說回來,聽過fyc完整版後,我只能說很難聽。大約是給兩顆星的程度
    近年來Zimmer的很多作品都不適合聽完整版。一些重複和沙石的部分太多。例如Inception,原聲帶基本上是很精華的,反而sessions中太多悶場

    這些音樂雖然在諾蘭的電影中效果還好(最少諾蘭很滿意),但非常不適合獨立欣賞(這句諾伊大經常說的)
    特別是這次的星際效應,一些將音樂調得很大聲來撐氣氛的部分,完全突顯了Zimmer基本功很弱,編曲和弦不夠層次繁華的問題(很奇怪,其實他其他作品這方面都不差的)
    不過Inception和星際效應都能為電影營造出一種獨有的音色,一聽就會聯想到電影的格調,這方面還是合格的

    由 ManofDestiny 於 2014年12月23日 上午9:47 張貼在 洛伊爾懷斯電影音樂頻道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了,我補回你遺失的留言了,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是這個音樂的Sessions版本聽起來音樂欣賞的效果不好,而不是這個音樂本身難聽吧,因為雖然個人喜好不同,但這個音樂本身應該是不至於到難聽,有時音樂呈現和編輯的方式會影響我們獨立欣賞時的感受,所以我一向希望做為音樂商品發行時,需要考量音樂欣賞的獨立性,本質上,電影音樂大多數時候不是為了讓大家獨立欣賞寫的,如果作曲家過度表現音樂,在電影中也會有反效果,雖然這樣的音樂可以在唱片上比較有趣,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音質音量操作過度的問題在Inception中也是存在的,我喜愛的音樂,我希望它有器樂演奏技巧的展現,或者聲音結構的趣味,我覺得Hans Zimmer的音樂語言比較流行音樂化,這並不是問題,但他似乎偏重錄音技術和音質效果,而這種手法在電影配樂中推波助瀾是有效的,因為Hans Zimmer有其獨到的情緒感染力,對音樂巿場來說也有不同旳吸引力,雖然少了些滿足我個人喜好的元素,但說起來那就是他的語言與特色

      Inception這部作品,不論就電影或音樂來說,我的主要的類比對象是Matrix,我給Matrix的評價會比較高一些,但就它們推出時在各種電影音樂獎的成績來說,Inception似乎比Matrix更受主流電影獎項矚目,我是覺得委曲了Matrix了

      刪除
  5. 我想,大概是兩者都有吧。
    Inception的情況比較好,4、50分鐘的精華其實還不錯的(實際上有個約70分鐘的bootleg,整體水準很好)
    但Interstellar的情況就是,套洛伊大常說的一句:很多時候音樂並沒有緊扣劇情而變化。直接說就是即使是順著劇情聽sessions,很多時候都不知道音樂當時寫的是什麼(大概只有主角駕車離開家人那段比較好認出)
    想想大約兩個多小時都是聽著同樣調調的管風琴,還要是單音沒太大的變化,於是聽起來就是乏味沉悶到最後變成折磨
    真的,這張sessions頭幾次都是聽了一半後聽不下去,最後還是硬迫著自己整張聽完

    回覆刪除
  6. 我覺得最大問題是諾蘭電影特有的冰冷色調。這種風格其實很不適合Zimmer的音樂,因為Zimmer的作品長處就是充滿生命力。即使Thin Red Line開始極微風格,情緒仍是會層層疊加。就算是同是諾蘭的電影,Batman系列也好鼓樂,Inception也有Time。但 Interstellar就是沒有這種真的讓我共鳴或打動我的段落。就算是煽情的部分也只是很冰冷和很大聲。這也是我很不滿意這部配樂的地方
    我不知道原聲帶中效果會如何(因為2CD版要到2月才有全球發行),希望精華型式的編排會讓音樂比較能聽吧

    回覆刪除
  7. 看來留言會不會被刪的標准是字數......?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過目前個單CD版本聽來不太有枝節或重覆過多的感覺,我覺得還滿剛好的.

      電影音樂的處理手法有很多理論,有些人會描寫影像動作的細節,有些人只著重情緒與氛圍,但無論如何,音樂要有情,有型,而且有趣.

      我最近讀了本John Williams的書,作者的結論是John Williams振興黃金時代配樂技巧風格,也就是主題變化和Mickey Mousing,以及大型管絃樂風,回過頭來看恐怕是一㮔假象,因為其實他是能完整精確操作這種技巧與風格的最後一人,基本上這種手法正在消失,感覺好像失傳中的技術,我多少有點同意這個看法.我覺得近年是不太容易再聽到那種可以把電影中的一個段落,所有的細節和情緒演變成一個專一,有型而有趣的樂章的作品了,這不見得是現代音樂家的問題,現在的電影和過往也不太一樣,以動作場面來說,John Williams就曾經提起他在寫Starwars 3時,覺得要比從前困難很多,因為畫面中的內容太多,速度太快,音效也太複雜吃重了,他要在當中找出一個音樂表現的方法和空間並不容易.

      Hans Zimmer的作法類似Ennio Morricone,不太著重呈現影像動態細節,著重表現情緒,氛圍,節奏和能量,所以我就盡量順著他們的語言來聽他們的作品,但個人喜好或慣性使然,有時不合口味就會嘮叨幾句,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刪除
    2. 想問一下,能不能詳細解說一下「主題變化和Mickey Mousing」的定義呢?有沒有大概說要清準到哪種程度呢?例如依照分鏡還是角色動作之類的
      這種手法的確近來好像越來越少的。除了魔戒的變化比較精巧外,我想到的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有ID4的Evacuation,音樂隨不同場景轉換,但仍能讓情緒層遞而串連成一氣呵成的組曲。另外Robocop中主角回到故居那段音樂,隨著主角的動作而有不同的情緒變化,但整段音樂依然連貫,是我很欣賞的
      不過不知這算不算Mickey Mousing的範圍了

      刪除
    3. 其實我想包括閣下在內,很多樂迷都了解Mickey mousing, Leitmotif的定義,但你做了這個球我也就接了,我曾經想過針對這個主題寫一篇文章,不過寫起來不太容易,我現在既然起頭了,就姑且當作一個草稿,這不算是一個教學文,基本上是一個分享文,算是我對這種技法的一些感受.

      所謂的古典好萊塢電影配樂技法,有三個元素非常重要,它們彼此也息息相關,除了Mickey mousing,leitmotif,另一個元素就是管絃音樂,我覺得是因為管絃音樂在技法上最有能力表現Mickey mousing和leitmotif的豐富性,這是古典好萊塢電影配樂的精髓,但不等於好的電影配樂就必須具備這個條件,以今日來看,它就像某種傳統工藝,似乎也面臨式微或轉型.

      Leitmotif或leading motif,就是洛伊常寫的主題,它比一段長旋律(theme)短些,有時只是幾個音符構成的簡單樂句,用來代表某一個人事物.我心目中,出色的leitmotif,要像那個人事物的標誌,不是因為這個元素總是和那個人事物相伴出現這種單純的技術性操作,而是這個元素未經變奏的原型,就要可以將其描寫的人事物,其代表的意義和特質清楚展現,這種展現要貼切,明確,而且有獨特風格,這樣的leitmotif只要出現,無論畫面上有沒有看到那個人事物,或者這個leitmotf經過何種情緒的變奏,我們都會清楚感受到那個人事物,以及它所代表的意義,影史有些經典motif非常的突出而專一,比如007,粉紅豹,Darth Vader,流浪口哨,大白鯊,這個角色無法用其他音樂取代,這個音樂拿到其他角色身上也無法成立,我覺得音樂家要有很出色驚人的直覺和靈感,才能在電影中提練出這種結果.

      Mickey Mousing指的是音樂和影像動態同步,我覺得更合適的說法是用音樂"模擬"影像的動態,這種所謂的模擬,包括了動作的速度,結構,情緒,以及風格,出色的Mickey Mousing是以音樂的趣味和美感出發來滿足這些技術層面,並不是為了達到這些技術層面而僵化的組織編輯音樂,你所提到的精確性和滿足性的問題,我想關鍵在於不要見樹不見林的符合細節,而是為這段影像找出整體風格,並且將當中的重點用對位的音樂,很有型的強調出來,於是我們聽到的是一個影像橋段的音樂化,當中有豐富的細節表達,這些表達與影像緊密結合.

      Mickey Mousing和Leading motif兩種技法組織起來很有敘述性,會覺得像在一個音樂的空間中感受一個事物的活動與經歷,早期的好萊塢電影非常依賴這種技法,我想它最明顯的優點是,它讓動態更流暢,也讓電影的角色或精神更突出與鮮明,但今日的電影,或者,有些非好萊塢電影,它們在本質上沒有那麼須要這種技巧,有時,它們並不適合這種技巧,而電影音樂家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駕馭這種技巧,或者覺得須要用這種技巧.

      無論使用哪一種技巧,包括Mickey Mousing和Motif,有型專一的風格有時反而是好的電影配樂最為重要的,這種風格不是指音樂家個人的風格,而是音樂家必需為電影找出或者定義風格,如果一個音樂家把每部他做的電影都穿上制服,我個人無法特別推崇.就像之前說的經典主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很有型而且很專一.有人會以為做了Mickey Mousing這種與動作同步的技術就能建立專一性,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我們看很多驚悚電影都會聽到Mickey Mousing的手法,懸疑的音樂隨著事物鏡頭的移動時強時弱,但看完大家多半不會記得那些音樂,Herrmann的Psycho最經典的浴室謀殺並沒有在動作上同步,但那個音樂經典專一到只能屬於那一刻.

      John Williams是現代電影音樂家中將Mickey Mousing 和leading motif發揮的很出色的大師,但有人說他蒴果僅存,我初聽有些訝異,但仔細想來,這種說法也不全然誇張,在他半退休之後似乎更明顯,閣下所舉的幾個例子對我來說都具有Mickey mousing與Motif的精神,但比如Howard Shore,他其實並不太做Mickey Mousing,但他將leading motif操作的很完美.動作音樂似乎是最可以看出Mickey Mousing火候的型態,而John Williams最有代表性的系列我會建議參考Indiana Jonse系列,當中每一個動作音樂,都有不同的曲式特質,而且影像中的種種細節,都使用很有型的音樂語言來呈現,那些音樂讓人看到,感覺到那些時刻與動作,同時有豐富的音樂趣味,而不只是死板的對位.另外我再提一個網路上使用youtube就可以感受的例子,很多時候,非動作音樂也有Mickey Mousing的精神,比如藝妓回藝錄中的Becoming a Geisha,這段影音表現,我認為不只是一個流暢優美的Motif變奏,它同時到處都有Mickey Mousing的細節,每一個鼓點,轉折,鋪陳都緊扣運鏡與動態,而且樂型有豐富獨到的佈局和層次,影像有如迎樂起舞,我覺得這種狀態也是這種技法最極緻的水準了.

      刪除
    4. 非常感謝說明
      其實有關配樂的理論,我並不能說懂很多,很多概念都是似懂非懂。例如Mickey Mousing是指什麼。
      這大概是因為專書難找,而且都是外語,看得我很頭痛吧。另外就是我買的配樂很多都是沒看電影,根本不知道在描寫什麼或如何配合畫面的。
      所以非常感激你的解說

      另一個我剛想到的Mickey Mousing例子是Toys Story(不知道算不算?),但雖然音樂跟影像動作緊密同步,但整體拼起來卻很生硬,不好欣賞。

      刪除
    5. Mickey Mousing本來是一種源起卡通配樂的技巧,使用在喜劇或動作電影音樂中很普遍,但要寫出精緻風格並不容易,多半的時候在電影外它們會牽就影像而失去獨立感,Ennio Morricone,Nino Rota等歐系電影音樂家幾乎完全不做這個手法,Morricone表明要他為了配合影像動態而失去音樂的完整性與美感他是不幹的,他的動作音樂很少與影像同步,他也很少做主題式變化,頃向替每一場戲塑造獨有的樂章,他認為這些規則會限制音樂表逹,早期好萊塢並非沒有這樣的音樂家,Bernard Herrmann便是代表性的人物,大家可以想像如果Psycho中的浴室謀殺音樂做了Mickey Mousing會像話嗎?但另一方面,Herrmann還是有經典好萊塢作風的作品.

      我覺得Ennio Morricone早期的訪談中可見他對好萊塢經典樂風的偏見,但我們從Steiner, Korngold, Rozsa和Williams的作品中就可以體會,Mickey Mousing和Leading motif並不是音樂創作的障礙,有時它們反而是音樂別緻的原因,一切的重點還是會回歸到音樂家如何寫出有風格,有美感,有趣味的音樂,不論採用的理論為何.Morricone不認為使用這些原則可以做出好的電影配樂或好的音樂,但其他的音樂家顯然可以,這是理念與個人技法的差異.我不認為可以用方法決定優劣

      我們今日聽到大多數的電影配樂,是古典好萊塢與所謂歐洲新浪潮我這兩種風格的混合型態,現代音樂家也有做Mickey Mousing的時候,但很少像John Williams做的那樣完整,但另一方面,我們如果比較Starwars的前傳三部曲和原來的三部曲,也會發現John Williams做Mickey mousing的比重是下降的.

      曾經像金剛這樣的電影,需要電影音樂家用音樂來強調角色的特質,情感,與動作的流暢性,補足當時的電影技術的極限,而今日的電影越來越不須要電影音樂來做這些事了,電影音樂的功能其實變少,而且還要與更吃重的音效競爭, 古典好萊塢的配樂手法也需要較熟練深厚的作曲實力,我想當代並沒有多少人,可以要求在看到完整的電影才開始作曲,而且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中,為一個又一個段落完成可以符合leading motif與mickey mousing規格,又能夠有型的樂章,大部份的音樂家都是電影拍到哪寫到哪,電影一修改又要跟著改,等到電影的剪接版本都確定了才要開始作曲,其實時間壓力很大,何況還需要和那麼多東西對位,Danny Elfman的Batman其實動作音樂是採用對位技法的,在他當時的訪談中就可以感受到那時他快被搞瘋了,我們現在感受到的Mickey Mousing大多拼裝感很重,這也與電影製作的實務面有關,John Williams能將這類技巧操作到這些程度,像史匹伯這樣的合作導演也是很重要的關鍵,他們的電影構思中有意或無意的存在著節奏和旋律,而John Williams有能力挖掘出來.才有機會產生像Indiana Jonse系列那樣的動作場景與動作音樂

      刪除
    6. John Williams的作曲方法和Korngold所形容的很像,他們看著一個穚段,音樂就在腦海中一一成形,有時甚至不用計時器,因為他們的腦海中用音樂計時,他們直接把看到感覺到的事轉成音樂檔,這包括一些內容細節非常複雜的動作音樂,他們直接構思一個樂章來滿足這些細節,這大概己經不是時下大多數電影音樂家的做法了,所以成果自然也有差別,就像之前提的藝妓回憶錄的段落,在電影中會發現John Williams用了非常多元素來表現電影中的細節,但離開影像,你會覺得這音樂本來就是這樣,不像是為了某個細節而把什麼東西硬加上去,這種水準的作品其實現下並不常見了,法國電影音樂家Bruno Coulais說:John Williams is the last survivor of Hollywood music,這個說法是有些道理

      刪除